📝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的文章,摘录如下:
城市治理其基本定义是指在国家基本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对传统城市管理的完善和创新,政府会同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以更有效满足市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核心,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各种方式的统称和持续过程。其致力于推动城市全面、协调、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广泛凝聚各主体共识并采取联合行动,包括政府制定的行政管理制度和公共政策,以及基于各方主体共识的共同纲领、行动准则、工作机制和制度安排。
城市治理的内涵是“一个中心”,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的需求做决策,同时依靠人民的力量,让人民全面参与城市治理。从长远角度看,又涉及到共同富裕,以及最终以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作为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现代城市治理”的内涵则强调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结合中国特色,推进“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城镇空间格局全面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华文化永续发展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1.0版的现代化,是以“人的基本需求和全面小康的实现”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目前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城乡发展的快速推进,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量上的巅峰,但质的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既要弥补短板,也要抓牢质量提升的问题。
举例来看,“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区域均衡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将会是接下来的主旋律,最新的“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已有7个城市迈入超大城市阶段,但这仅仅表明量上达到了,它实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状况,它的发展路径是会进一步强化“大城市病”的产生?还是会推动区域协同形成有效的都市圈,进而发展成更为巨大的城市群,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和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观察。
2.0版的现代化,是以“人的素质提升和生活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全面现代化,我国正处于从高质量的城镇化进程走向全面现代化的城镇化进程的开局之年,不仅关注“三个一亿人”,更加注重全体人民的全面需求;不仅关注区域协调和城市群建设,更加注重建立国土均衡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不仅关注城乡一体化,更加注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与乡村振兴;不仅关注强调生态保护,更加注重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领域全过程;不仅关注经济建设,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多元动力对城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仅关注人文城市,更加注重主动参与全球合作,提升中国人居文化和城乡文明的全球感召力;不仅关注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城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0版的现代化,则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核心的全面现代化城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调的是,在2020-2025年、2025-2035年乃至2035-2050年,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各自的任务重点也有所不同,所谓的弯道超车也好,跨越式发展也好,实践始终会证明有些路和捷径是走不通的,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来办。
高质量是当下很长时间的议题,全面现代化是未来更为持久的议题。无论是在十九大,还是在后面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上,都在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国家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出台以后,最大的转折就是把见物不见人的规划,转成了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状态和发展状态为核心的规划,以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的规划。
人民不是抽象的,无论是从个体人和社会人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不同类型的人群、不同地域的人群、不同时代的人群出发,只有满足自主、多元、公平和全面的发展需求,才能达到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目的,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愿景。满足多元人群无差别的发展并在有效的人居环境里各得其所,找到适合其生存、生活、发展的空间,始终是摆在我们专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同样,这也能反映出不同的地方政府执政水平和能力的优劣,比如多数人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好感,最初可能是缘于成都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自然环境优美,城乡融合较好,但从人本需求及多元人群共同发展的角度来讲,成都作为一个多次被大规模移民的城市,形成了其特有的包容性文化、非斗争性文化及和谐文化,具有很强的现代化意义。当然这些也离不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健康等发展路径和发展基础的支撑。
从宏观视角来看,这几年我国进入了利用存量土地的时期,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中国这条发展道路还远没有走完,至少在共同富裕方面,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大概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值的1/4~1/5,因此,未来我国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要走,在绿色、协同、传承、健康等发展路径上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目前很多专家在具体的问题上已经展开了诸多探讨,我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以人为核心的大的治理框架下,建立起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寻求共同的基本平衡的解决方案。
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报告节选
文章来自: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尹稚:现代城市治理的内涵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