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新华报业网的文章,摘录如下:
小编: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去年成就时特别提到,全国上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拉近“城”与“乡”的距离,以城乡稳步融合推动经济协调奋进,引发了会场内外的热议。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互补互促、互利互融的有机整体。城市是引领、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发动机,乡村则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土壤。
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去年成就时特别提到,全国上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拉近“城”与“乡”的距离,以城乡稳步融合推动经济协调奋进,引发了会场内外的热议。
推进城镇更新,规划建设制度要先变革
城乡融合发展,离不开推进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列入2022年重点工作。
“现行制度主要为增量年代以土地开发为核心的新增建设而设计,不能适应以存量提质增效为核心任务的城市更新行动实际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主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住建厅厅长周岚举例说,比如,基于大拆大建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产权重置程序,与城市有机更新要求的尊重地区文脉、社会肌理和复杂产权等不相吻合;针对新建建筑设定的日照要求、消防间距、抗震性能、节能标准等,也不能适应老旧城区建筑年代久远、类型纷繁复杂的现实状况。
周岚认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应有序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变革。从以规模为导向的串联式开发建设,向以品质取胜的深度一体化更新改善转变,面向活力品质空间营造,联动考虑“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流程;要从标准化、相对简单的土地用途和强度开发规则管控,转向面对丰富多元的城市更新对象,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实现空间资源保值增值、人民生活场所更加宜居。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是关键,要让城市更新行动成为居民及相关利益方共建共治共享家园的实践过程。
按照计划,南京今年将推动128个老旧小区改造。“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以居民为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小区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都由居民说了算。”南京市物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童声龙介绍,今年南京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将突出适老化、便民化、宜居化、智能化、海绵化等内容,着力于适老适儿“一老一小”建设、弱电改造、无障碍设施改造包括加装电梯、15分钟生活圈打造等,积极推动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补齐社区建设短板。
缩小城乡差距,公共服务迈向全域均等化
城乡融合发展,要持续缩小城乡差距。“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其核心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过去一年,江苏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建道路2937公里、改造桥梁979座,新增“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3个、示范县11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方面,正在由局域均等化向全域均等化迈进。
不过,在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中,省内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管护机制不健全、标准规范不统一等问题。还有一些领域法规不清、细则不明。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指出,目前,在美丽乡村建设用地上尚未出台相关操作细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农转用指标有限。他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操作规范,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开通“绿色通道”。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薛建辉建议,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主体责任,督促各级政府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切实为农村提供农村改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所需的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另一个关键,是筑牢符合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要求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用地、供电、数据等产业服务配套要持续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润土瓜蔬合作社社长张道衡希望,电力部门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助力乡村通过更好的技术手段来引导更合理的农业空间布局,并且发挥电气化和综合能源管理技术优势,让农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可持续化。
“目前5G基站建设中,农村是滞后于城市的。面向农业生产的5G网络、物联网、农机智能装备等信息基础设施,在研发、制造等方面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全国人大代表、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建议,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建立健全智慧农业技术体系,拓展透明农场、无人农场、数字牧场等智慧生产模式。
统筹城乡规划,让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城乡协调发展必须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强化以城带乡,将城市的资本、人才和技术优势与农村的资源和生态优势有机结合,形成1+1>2的合力效应,使农村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城乡统筹,规划先行。在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闾海看来,省域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不同片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并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政策,引导公共资源分类有序投放。市县域层面要分析人口流动趋势,着力构建适应新发展理念的城、镇、村体系,着重完善县城以及中心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吸引农民就地就近进城入镇就业创业,推动形成更高质量的城镇化。
“江苏整体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都处在全国前列,具备更好地推动城乡融合的基本条件。”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睿建议,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要推进城市生产要素有序下乡,破解影响城乡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因地制宜地选择乡村发展模式;同时,丰富城市农副产品物流与批发平台功能,发掘优质农副产品价值,并加快数字技术在乡村中的情景应用,畅通城乡信息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认为,要建立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机制,在各方面将农村作为与城市同等重要的有机整体,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各种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关系。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渠道扶持和培养后备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协调发展绝不是“大破大立”,如何城乡规划如何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调研发现,“有些地方对传统村落的资源调查、文化挖掘、特色和价值认知不足,出现重经济轻文化,建设中特色文化被边缘化、被人为改造等问题。”他建议,要进一步细化传统村落的保护类型,明确传承村落类型标准,引导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实践,确保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科学性。
文章来自:新华报业网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拉近“城”与“乡”,统筹“稳”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