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建设用地是用于居住的,这些包含了住宅建筑、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公共绿地和道路的生活空间,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进出的那些大大小小、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城市居住区,而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让居民走出家门的足迹,圈定了我们生活圈居住区的空间范围。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居住区,从居民生活视角出发,为居民提供完善、便利、高效服务的配套设施,塑造安全、高质量、高品质的居住环境,让人民生活更安全、更便利、更舒适、更健康是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以下简称《标准》)于2018年7月颁布,同年12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国家标准,主要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工作,更好支撑城市精细化设计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优化居住环境、保障生活品质,引导居住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为了让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高校师生等广大专业群体以及居民都能够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标准》技术内容,了解条文及其指标背后落实的发展理念和技术追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团队编写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一书。
内容介绍
本书是在总结《标准》编制中先后开展的18个专题研究和全国范围开展宣贯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完成,并融入了读者关注最多的22个需要解答的问题。分别从编制背景解读、标准条文解读等方面,围绕居住区规划建设与社区构建、住区容积率等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日照标准、社区养老及托幼设施、体育活动场地、道路、居住环境等关键技术内容,通过更加清晰易懂的视觉表达方式传递《标准》条文的准确含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枯燥的条文变得生动。同时《解读》将条文背后大量的研究和支撑工作呈现出来,使《标准》的使用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条文的释义,更多了解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更好发挥《标准》对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教学等相关工作的正向引导作用。
规划标准具有政策性、导向性、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标准是科学规划和管理的技术支撑,但标准不能替代规划方案和规划管理。衷心希望设计者、管理者、建设者、运营维护者和居民,共同携手奋斗实现塑造美好人居环境的目标。
作者介绍
鹿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促进处副处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专项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及城乡规划标准化工作,多次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标准科技创新奖和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
蒋朝晖,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多次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标准科技创新奖和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
魏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深度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研究、标准规范制定及多项相关领域规划设计项目,多次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标准科技创新奖和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
付冬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促进处高级城市规划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专项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及城市规划标准化工作,多次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标准科技创新奖和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
魏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主持和参与多个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等规划设计项目,多次获得全国及省级城乡规划设计奖,同时主持并参与了相关领域的书籍编著、政策文件制定、学术课题研究、标准规范制定。
顾宗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分院高级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主持和参与多项相关领域规划设计项目,并深度参与标准规范制定、专业书籍编译和课题研究等工作,多次获得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
微店链接:微店购买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读书推荐:《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