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王鹏的文章,摘录如下: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治理需要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环节的共同努力和磨合,要善用“运营”思维,依靠市场化的机制,引导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创新,真正解决市场痛点。
2022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强调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公园城市理解为城市形态和生态,也不能将休闲意义上的城市与公园结合。“公园城市”概念的出发点是利用公园这一易于理解的概念,与智慧城市的各种特征和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用“运营”思维,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借助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智慧城市发展的痛点难题。
示范引领 促进城市形态演进
理解智慧城市及其治理体系,要认识到城市发展的整体趋势,并因势利导进行探索和示范,让城市形态和运行方式适应新的政策和技术要求。这也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实验的主要方向。
在信息革命和能源革命的背景下,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尤其是元宇宙等概念的产生,加上新能源技术发展、碳中和战略的实施等,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相较现代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在整体上可能更接近人们想象中公园的形态。
现代城市,或者说工业时代的公园绿地,是镶嵌在功能清晰划分的实体空间之间,以隔离、游憩为主题的场地。大型公园和两侧的道路,往往会阻断两侧功能区的联系,成为组团间的分隔。智慧城市则在物理空间之上叠加了更为丰富的社会空间、信息空间,信息空间承载的计算与连接能力,使得社会空间与实体空间解耦,并以新的时空维度重组。城市功能与人的行为,不再是一定与特定实体空间紧密耦合,而会带来全新的城市形态和生活方式。
简而言之,生活、工作、游憩等行为和空间将很难区分,空间上的混合、时间上的复用、权属上的共享,呈现出新的时空形态。在疫情影响下,我们看到了在线生活方式的提速,固定的工作地点和通勤变得没那么必要。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在风景优美、生态宜居的任何地方工作和生活。城市中的用地功能空间,也会更加小型化、混合化、弹性化,最终成为镶嵌在生态空间里的斑块。比如成都平原的林盘,就是一种典型的符合未来城市特征的空间形态。
至于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也将会有相应的变化。举例来说,智慧城市中交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私人小汽车逐渐减少,长距离快速公共交通与无人驾驶的个性化出行、慢行系统三者结合。而无人驾驶车辆将占用更小的道路空间,甚至可以与绿地系统和慢行系统融为一体。绿地可以与其他功能空间混合渗透,通过无人驾驶车辆运营成为组团级的内部交通核心,使得绿地不再边缘化,甚至可能变成周边功能区内聚向心的发展轴和发展核。
所以说,这样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和生活方式,将会带来整个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全面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不断地实验和落地示范,包括空间规划的形态、道路系统的形式、能源的来源和输送方式等,都需要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环节的共同努力和磨合。
智慧赋能 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城市的本质即通过设施与服务的集中供给,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果说工业时代人们通过发明和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的城市空间来满足需求的增长,那么在信息时代,则需要运用数据和算法来高效连接供需双方,实现更精准的匹配,使得有限的存量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率。这也是未来智慧城市的本质和价值。
前期,我国智慧城市的重点任务基本是通过政务的信息化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后期,则通过数据的汇聚和打通,实现只跑一次的“一网通办”,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继而实现以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为中心的“一网统管”。最终都会归于对城市运行方式的深度再造,以一种新的方式运营和管理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智慧城市或者说城市治理领域的若干变革。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
深层次解决表面化的需求。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其根源是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流程。所以说信息化建设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用新技术、新理念,重新再造流程。
系统化解决碎片化的需求。现如今,数字政府建设容易出现“数字孤岛”现象。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如果仅从自己碎片化的需求出发,那么则会加剧这种趋势。因此,需要从系统整体的高度出发,将数据的采集、应用、共享等环节统筹起来。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大数据管理部门,除了汇聚数据、打通数据之外,希望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政府、企业、市民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协作,其中协作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
市场化思维解决运营化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原本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以较低成本自主运行,甚至可以以市场化的方式让企业主体去运行。笔者认为,在运行过程中,政府的角色要变成基于数据的监管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总的来说,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导的城市信息化建设,通过大而全的顶层设计,指导各种垂直系统的建设,已经进入了发展后期。原本的城市规划是用空间手段来统筹各种建设行为,而在未来,数据将和空间一起成为贯穿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程的要素。对于发展条件良好、又有指向未来发展方式目标的城市而言,其发展方式应该更具有前瞻性,各种规划建设应能充分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资源优化 助力智慧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国务院关于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批复》提出,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笔者认为,这是智慧城市成功建设的关键。
以城市更新为例,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阶段,既有城市与社区的整治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其中也无疑存在着大量数字技术可以发挥作用的市场空间。由于一些老旧社区改造规模巨大,仅靠政府投资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更多的则需要靠市场化模式实现可持续的运营。除了停车场等比较容易受到关注的空间运营场景,老旧社区的节能、安全防灾、社区养老等场景,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和各种传感器技术实现运营收益的可持续。如果深度结合空间设计等技术手段,社区中大量零散的闲置空间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一体化设计、规模化改造、自动化运维、共享化运营,补充社区和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辅以各种金融工具的灵活运用,整体实现资金平衡甚至盈利。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政府部门已纷纷意识到不能靠单一的投入建设,而应更多关注可持续的运营。运营不是简单的IT运维,需要依靠市场化的机制,引导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创新,真正解决市场痛点。笔者认为,智慧城市的运营也可以依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合理取费,获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自:王鹏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善用“运营”思维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智慧城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