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的文章,摘录如下:
城市数字化转型底层逻辑及热点问题回应
Underlying logic of urb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response to hot issues
“可持续智能城镇化”2022年春季学期第四讲暨第279期可持续发展沙龙系列研讨课于2022年3月17日晚顺利开讲。
本次研讨课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干靓副教授主持,主讲人周向红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底层逻辑及热点问题回应”的精彩报告。
周向红教授的报告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底层逻辑”三个词语展开讨论,详尽阐述了城市化、全球化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和上海五大新城的数字化转型。
周向红教授在讲座伊始根据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提出本次讲座课程讨论的三大问题:城市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整体性转变?如何全方位赋能?如何进行革命性重塑?基于以上三个问题,引出本次讨论的底层逻辑,即空间转型、场景转换和机制革新。
PART01 城市化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周教授通过“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讲述了城市起源和发展,指出工业社会促使城市社会分工更加多元和人口的集聚,也是体现城市契约化和精细化的过程;接着,对比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的变化,将影响城市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总结为8个要素,包括贸易与交通网络、具有开拓精神的多元化人口、对贸易体系的创新与影响、对新市场、新产品和新实践的探索、地缘政治机遇、低成本、标准化的生产基地、研发设计与管理中心和专业化海运和空运物流中转站;其次,周教授指出,技术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变量,使物理世界转化为以数据为基础、具有认知功能的新物理世界变成可能,该过程不仅扩展了空间维度,还丰富了使用场景。城市也逐步将数字资源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进入底层逻辑转变的阶段,城市政府会发生哪些变化?周教授指出“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去寻找沉默的多数“等词语的背后隐含着,传统时代的公共服务供需要求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进入IT时代,城市开始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将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进行考虑;DT时代,人们将会长期处于”互联网+“的世界中,线上活动也随之丰富。因此,以上三种模型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释放红利成为了政府新的着力点。
PART02 全球化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进入全球化时代,信息、人才、资金、物资以“流“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对政府如何提升流动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城市重要交通枢纽的组织和安全、重大事件中的管控能力以及多”流“协调三方面,这也促使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与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日益融合,主要体现在智慧养老平台的搭建,其中也涉及城市复杂系统、分布式架构等问题。
数字化转型将会在哪些方面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呢?周教授指出,个人权利、政治格局、世界人口、城市化、自我创造、人工智能、资源及气候将作为影响未来世界的八大趋势,例如在世界扁平化的进程中,个人权利的放大和数码设备的使用不可分割,周教授如是说。再者,在微观层面上,未来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以充沛算力、海量数据和智能算法为基础的各项设施;放大到宏观层面上,中国经济正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即从人口红利到创新红利。
PART03 上海五大新城的数字化转型
报告的最后,周教授以上海五大新城为例,探讨如何激发依托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新城的线上线下活力。结合新城发展的六个方面,即产城融合、治理高效、交通便利、生态宜居、职住平衡和功能完备,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同时,围绕社会、经济、文化、治理等方面塑造新城的数字化空间,在此过程中,强调虚实结合,应用数字经济营造线上线下、面对未来的场景。最终,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全域、全生命周期的规划,将空间、场景和机制进行链接,并且鼓励多元共创的“数字化转型朋友圈“,结合多方力量共建共治。
PART04 提问与讨论
讲座最后周向红教授还就来如何保障数字城市构建维护社会公平、如何看待上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涌现的数字创业以及上海在数字创业过程中有哪些政策倾斜并体现在哪些方面等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本次讲座共吸引了近800位听众在线聆听,打破本沙龙系列研讨课的历史记录!
供稿:汪钊;审核:干靓;编辑:吴雨蔚
文章来自: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周向红:城市数字化转型底层逻辑及热点问题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