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广州市规划院的文章,摘录如下:
瑞典海运条件优越,矿产、木材资源丰富,早在13世纪中叶,西欧就经由波罗的海西岸的斯德哥尔摩采购瑞典铁矿,此后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瑞典的冶铁业已经初具规模;17世纪,荷兰崛起后夺取了海洋霸权,荷兰商人开始在瑞典投巨资发展冶铁工业,使得瑞典工业开始腾飞;18世纪工业革命后,采矿冶金、通信、汽车、船舶、电器、军工等工业在瑞典得到了高度发展;20世纪末,传统制造业的衰落在瑞典各海岸城市留下了大片的工业区、厂房和码头。面对“后工业时代”的城市转型,瑞典在工业老区的更新活化上进行了许多探索,也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宝贵的经验。
01、斯德哥尔摩 | 哈默比湖城,科技赋能生态城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位于波罗的海西岸,是瑞典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也是北欧的第二大都市。城区内水道纵横,有七十余座大小桥梁将市区联系在一起,被称作“北方威尼斯”。斯德哥尔摩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始建于公元13世纪中叶,位于中心Stadsholmen岛,城区内仍然保留着中世纪的街道、斯德哥尔摩大教堂、骑士教堂、诺贝尔博物馆等历史遗迹。同时,斯德哥尔摩也是著名的“科技之都”,世界第二大科技园区KISTA正坐落于斯德哥尔摩北郊,世界著名的科技企业和技术公司如IBM、Saab AB、Oracle、爱立信、惠普、英特尔等均在此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斯德哥尔摩在科技领域的探索助力了老城市的转型和发展,也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撑。
哈默比湖城(Harmmarby Sjöstad)是17世纪斯德哥尔摩著名的老工业区,位于中心城区东南边缘,过去的无序扩张留下了严重的污染。1990年,斯德哥尔摩提出“创建可持续城市”,并对老工业区哈默比湖城提出了转型为现代生态新城的构想;1999年,总体城市规划提出了“建设内涵式发展城市”的定位,不再进行增量开发,而对现有的存量土地进行重新利用;2004年的申奥计划又进一步推进了哈默比湖城的改造更新。哈默比湖城通过一系列绿色科技包括土壤清理、水处理、垃圾回收、能源优化,将原本的工业污染片区改造为舒适宜人的新型住区、景色优美的绿色公园以及大大小小的充满活力的公共开敞空间。
哈默比湖城在土壤清理技术上,通过换土、深翻,使用化学土壤改良剂、生物改良来综合治理土壤,治理达标后才开始其他工程建设。经过环境监测,湖城治理后的土壤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市内其他公园,为湖城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在水治理上,采用雨污分治的方法。雨水采用就地处理措施,经过水渠附属的过滤和沉淀设施处理后排入湖中,建筑和花园收集的雨水汇聚到景观明渠再经过一系列蓄水池的处理排入湖中;污水再经过充分降解有害物质的水平后,进行富营养化物质回收和沼气利用。为进行污水处理,湖城还建立了实验性工厂,引进4类净污的新技术和设备。哈默比湖城在能源方面除使用热电厂的配给,主要采用太阳能的利用、转化和储存。在垃圾处理上,采用“分类-磨碎处理-再利用”的程序来进行垃圾回收和利用。
自1995年正式启动哈默比湖城项目以来,不但实现了技术创新,形成了特有的“哈默比模型”,更为瑞典后续可持续的整体更新提供了典范。
02、哥德堡 | 林德霍姆港,产业引导老港更新
哥德堡(Gothenburg)位于瑞典西南部卡特加特海峡,是著名海港城市,拥有终年的不冻港口。同时,哥德堡也是瑞典第二大城市,是北欧的工业中心和贸易中心之一,烟草业、制糖业和渔业是本地的支柱产业。在19世纪后,出口业迅猛发展,港口货运量不断增大,老旧小港口不断被新兴的工业大港口取代。发达的工业和港口往来给哥德堡留下了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工业空间也不断挤占城市的生活空间。21世纪后,哥德堡从工业城市转型为知识经济型城市,过去的工业区也需要进行可持续更新,以释放新的经济驱动力。
林德霍姆(Lindholmshamnen)位于希辛延岛(Hisigen),是19世纪哥德堡的重要自由港。19世纪中叶,林德霍姆建立了第一个造船厂。在战争期间,港口曾被改建为大型码头仓库;80年代,造船业衰落,船厂空置,大量员工失业,林德霍姆滨水区失去了活力;90年代,哥德堡开始寻求林德霍姆发展的新方式,希望将此处改造成培训中心,在此处设立了6所中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在此建立的技术园也成为了后来科学园的前身。
2021年,哥德堡启动滨河区城市规划,规划下包含了大量工业区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计划持续到2035年。林德霍姆港经过改造转变为一处滨水科学园,专注于移动通信、智能车辆和运输系统、现代传媒领域。林德霍姆科学园通过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改造更新,以及多产业和专业知识人才的引入来激发片区的可持续再生潜能。Smedjan造船厂是林德霍姆的一处5层建筑,在造船业衰退后陆续被改造为办公楼、旅馆、学校,但在多次改造中均保留了周边完整的工业环境。在最新的改造当中,Smedjan被改造为公寓。出于对历史文化价值的考究,保留了其作为锻造车间的建筑特点,对外立面的墙体材料、窗户也予以了完整保留和精细修复。
03、马尔默 | 西港Bo01地区,可持续住区范式
马尔默(Malmö)位于瑞典南部波罗的海海口厄勒海峡东岸,是瑞典斯科纳省首府,瑞典第三大城市,距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仅50余公里,通过跨海大桥相连。马尔默市诞生于13世纪左右,曾经是丹麦的第二大城市,直到17世纪被瑞典占有。到了19世纪,瑞典南部铁路线路建成,推动了马尔默的工业发展,当时造船业与港口运输一度非常发达。
西港区(Western Harbor)是离马尔默市中心最近的滨海工业区,与哥本哈根隔海相望。80年代工业衰退期,西港区的最大的造船厂考库姆斯被关闭,后成为萨博公司的汽车制造厂。2000年,厄勒跨海大桥落成,促进了马尔默的经济转型。2001年,马尔默以“明天的城市”为主题,举办了欧洲住宅展览会,展示了未来居住、信息科技、福利保障和可持续的建设理念。借此契机,西港Bo01地区改造为科教、居住、文化、娱乐融合发展的魅力都市区,成为综合住区的生态样板。
在住宅展览会中,整个Bo01地区被划分为南部居住区、北部欧洲村、东部公共服务和办公区三大片区。在空间格局上以中世纪城镇和街区格局为范本,兼顾地域性建筑及景观特色,规划出交织叠合的路网,尺度精微的小街巷、小口袋公园填充其中。北部欧洲村邀请部分欧洲国家结合本民族文化和可持续的观点进行建造,并充分考虑瑞典当地气候;南部住区则邀请大师进行设计,展示生态建造技术。滨水空间以“水”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形成特色公园、广场、廊道、街巷与水环境共生的开放空间连续体。
在Bo01社区的改造中,也采用了如土壤清理、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绿色技术。有别于哈默比湖城,Bo01社区通过土壤抽样分析、危险程度分析、污染清理技术,把3500m³的中毒污染土壤运到垃圾处理厂处理,130,000m³的轻度污染土壤被运到港口填埋,再回填适用于植物培植的健康土壤。在雨水处理中,将受污染的雨水分离过滤用于卫生间冲水,未受污染的雨水收集排放至池塘和种植区。
在垃圾处理方面,利用IT技术和新型垃圾处理技术与分类收集相结合。除此以外,Bo01社区还通过绿化园艺和景观设计复育原有生态系统和另建新的生态系统,通过湿地、绿地、草坪和林地的培育形成了海鸟栖息地、滨河公园。
Bo01地区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模式,优先发展步行交通与自行车的慢行系统,倡导环境友好型交通工具,成立汽车合用组织,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和碳排放,进一步提升可持续的理念。
04、结语 | 瑞典经验的启示
随着我国城市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的转变,城市更新已告别大拆大建时代。在新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技术引领下,我们的老居民区、老工业区、传统村落将迈入可持续的更新行动当中。通过保护与再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的老城市既能继承过去的历史,又能面向未来的发展,真正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发展目标。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马尔默的老工业区更新改造方式对我国乃至广州未来的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1)留住历史资源,盘活老城遗产
在瑞典的几个老工业区和港口的更新改造中,都非常注重对过去留下的传统建筑、造船厂、仓库等工业遗产和历史资源进行保护,通过关键要素的保留和新功能的置入,真正实现“以用促保”。历史文化资源是前人留给城市、留给所有市民共同的财富。因此,在更新改造工作当中,要对已有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线索、古树名木、古街古巷以及其他历史资源进行保护,并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资源进行活化再利用。在更新行动当中,可结合老城区公服配套设施进行“补短板”,改造为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之家、社区书屋,也可以结合新兴产业改造为展览、文创类空间,赋予老城创造、创新的能力。
(2)发展生态技术,着力绿色更新
瑞典的几处生态城运用了当下最先进的生态绿色技术,可称之为生态城营造的范式。在绿色更新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体系上应注重技术层次的复合,即对低技术、中技术、高技术的复合运用,并注重运用乡土技术优先实现生态化改造。更新行动中应充分考虑技术推广和实施成本,优先在中低技术层面寻求突破,如海绵城市、绿色屋面、太阳能,其次可选用中技术如节能照明、中水利用、机械式恒温换气等技术,最后可以运用先进材料和高技术如光电技术、人工智能等。
(3)注重小微空间营造,提升公共环境品质
在哈默比湖城和Bo01社区中,设计师非常注重小街小巷、口袋公园、公共广场和滨水空间等公共空间和公共环境的营造,真正将更新做到精细化,做进城市的“里子”。在过去的城市更新工作当中普遍存在注重“面子工程”的改造方式,如“整治一层皮”或仅仅出于美化目的的“景观式”改造。在未来的更新行动中,我们应认识到只有“去景观化”的“里子工程”,将更新做进市民生活的小微空间,才能真正实现老区品质提升。
(4)倡导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除了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行动,未来的可持续更新离不开每一个生活在老城市中市民的努力。大力完善慢行系统规划,倡导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才能让老城市在未来可持续发展,持续焕发活力。
文章来自:广州市规划院
专题PPT,交流社群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转型的瑞典三大城市重工业区更新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