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解读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中国 四川 成都 重庆 规划 国家 汽车 技术 复兴 宜居 设计 空间 共享 长江 环境 城市 小区 人口 行政 片区 自由 区域 战略 融合 平台 开放 新区 区位 科技创新 生态 公共服务 服务 长江经济带 产业发展 交通 协同发展 中心城区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内涵与范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有着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其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等 27 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等 15 个市 。这片区域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建设目标与战略意义

(一)建设目标

旨在通过加强重庆和成都这两个核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

(二)战略意义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川渝两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缩小区域内发展差距,实现优势互补,带动西部地区整体发展。

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全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促进创新发展:集聚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挥连接国内外的区位优势,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升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改善民生福祉: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合作,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内居民生活质量,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三、发展成果与亮点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前,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不足 6.3 万亿元,2024 年预计增长至约 8.6 万亿元,五年迈上 2 个万亿元台阶,占全国比重从约 6.3% 提高到 6.5% 以上,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

(二)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 4 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 。产业协同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三)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深入实施,12 家高新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两省市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 1.4 万余台(套)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首个跨省域共建的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设立运行。2021 年到 2024 年 11 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 1.69 万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 25.2%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五)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川渝通办” 覆盖 355 项政务服务事项,公立医院 161 项医疗建设检验结果实现互认 ,极大地方便了两地居民的生活,提升了民生福祉。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成渝地区内部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产业同质化竞争:部分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协同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避免过度竞争,实现优势互补。

科技创新转化效率有待提高:虽然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还有待提升,创新生态环境仍需优化。

交通等基础设施仍需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在承载能力和互联互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

(二)应对策略

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促进区域内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协同布局。

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产业定位,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完善科技创新生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转化效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互联互通,提高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未来发展展望

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战略,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持续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环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