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四条地铁初步方案确定,部分市民质疑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规划 北京 山东 开发 一体化 厦门 系统 如何 创造 设计 空间 公交 工具 城市 出行 人口 模式 轨道 地理 战略 美丽 研究 服务 交通 结构 书记 方案 交通规划 改造 市政 轨道交通
🔊 提醒:这是一篇2013年发布的文章,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请注意内容的时效性。



厦门四条地铁初步方案确定,但有部分市民质疑,是否地铁过于绕道,建设到了新开发地区,就是为了卖地。另外地铁目前是初步确定的主线方案,而地铁支线是什么概念,何时开通,如何走线,是市民最大的关注点。

2013年8月11日,市规划局发布"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讨论稿),同时授权本网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得到网友和市民热烈反映,积极为美丽厦门建言献策。2013年9月18日,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就网友关于建设“美丽厦门”的典型性意见给予认真答复,而涉及“地铁建设”的相关问答就占据三分之一,成为广大网友关注的焦点。

赵燕菁表示,“美丽厦门”的规划是站在全市利益上布局的,海沧和翔安的居民都要服务,哪怕他们中有“炒房客”。毕竟,炒房者也为厦门贡献了税收。

而就厦门市建设地铁的相关问题,赵燕菁说道,“地铁就像动物的脊椎,没有地铁的城市就像软体动物,与有地铁的城市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不建设地铁,出生就无法升级,在未来的竞争中厦门就会出局。这是厦门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引人关注的是,对于网友普遍关心的厦门4条地铁规划线路没有覆盖到本岛东部、同安老城区等相关问题,赵燕菁说道,等到骨干网稳定下来,我们会马上研究其它辅助线网。

建设地铁要投入很多钱 但为社会节省更多钱
不建设地铁 在未来城市竞争中厦门就会出局

网民我爱厦门建议:为什么要建地铁? 1 交通堵塞是因为开车的人多,公交不发达。北京有地铁,但是堵得更死。如果厦门能免费坐公交,怎么样?幸福指数高吗?想法搞搞公交吧。省钱。2 BRT搞了这么多年了,怎么突然搞地铁了又?是不是政府以前规划不好啊?难道就不能完善BRT吗?BRT和地铁是不是都是形象工程啊?3 建设地铁要投资很多钱啊。这么多钱干其他不可以吗?多少纳税人的钱啊。4 厦门是座岛,可以深挖地铁吗?是有现代高科技了,但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

赵局长回复:地铁、BRT和普通公交都是大公交的一部分,他们之间互相补充,根据交通需求的增加,不断升级,这个各国的经验。建设地铁是要投入很多钱,但是全社会因此节省的钱更多。这就是为什么个城市花费巨资竞相建设地铁的原因。地铁就像动物的脊椎,没有地铁的城市就像软体动物,与有地铁的城市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不建设地铁,出生就无法升级,在未来的竞争中厦门就会出局。这是厦门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网民中山建议:现在岛外各区之间公交车都很空,大家都要进岛,地铁修改后环湾线路基本没人坐。

赵局长回复: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但那是因为岛外各中心还不够发达。一旦岛外发展超过岛内(就像本岛超过鼓浪屿),交通流向就会逆转。规划必须为未来而不是现在预留可能。现代交通规划的理念是引导需求,而不是追随需求。不是现在哪里需求大就往哪里修。而是未来哪里重要,就往哪里引导。初期需求不足是必然的。规划的目标是创造未来的需求。

网友建议:翔安人民完全支持王书记的新轨道交通规划,不要被小部分海沧炒房客所左右。新轨道交通把翔安提到了2号线,而且线路规划更合理了,原先3号线带着翔安人民到岛内转到没有用的老湖里去,然后又故意绕开高崎机场、火车站等重要节点,我们本来很不爽,而且没被发改委批复,猴年马月都不知道。现在提到了2号线,有望近期就开工,并且通过高崎机场并且能迅速转到火车站,对此我们非常满意,对于新市级中心的选址也方便了集美,避免同安被边缘化,也会得到同集的赞许。这次四条骨干线对比原先3条骨干线,集美没多大影响,同安和原来一样没有列入进岛骨干线,但他们都多了3号线这个骨干线,也一样会满意的。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海沧的炒房客,要防止某些人不顾全是利益,只顾自己,会成为美丽厦门的大毒瘤,所以政府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为大厦门做好规划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规划,举双手赞成,整体上比较符合厦门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轨道交通的规划调整更具价值。

6条线缩小为4条线,说明政府事实求是,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我举得很好。尽管网上不同声音很多,但我觉得新的轨道交通规划更加切合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一体化的总战略。高崎是厦门的地理几何中心,可开发土地面积巨大,同时也能带动高崎地区的发展,让那集美与岛内真正连成一片。另外新的二号线串联起厦漳,节约了大量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更为重要的时能充分利用即将新建的海沧海底隧道与翔安大桥,建设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高崎及岛内北部地区的开发能盘活土地,减轻地铁开发财政压力,是个不错的主意。唯一觉得需要注意的时环岛4号线轻轨的建设,我建议选择地面轮轨或导轨电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岛路及周边风景的影响。

赵局长回复:美丽厦门的规划是站在全市利益上布局的,海沧和翔安的居民都要服务,哪怕他们中有“炒房客”。毕竟,炒房者也为厦门贡献了税收。至于环岛线,肯定是景观优先。满足不了这一点,规划宁可不建。

厦门地铁1号线不经过杏北 减少扰民缩短工期
轨道系统不能覆盖所有人 下一步将考虑支线

网民李德胜建议:厦门地铁1号线要改变中山东路商业萧条的景象。其他线路专往没人的地方去,市规划局要坚持原先的规划,规划局长不能一切以领导讲话为准,不要做历史罪人。

赵局长回复:厦门今后要大发展,就要把人流引导到没有人的地方去。厦门人要想象到未来数百万人是需求。如果那里人口密就往哪里修,结果很可能是老城不仅不能输界,反而压力越来越大。岛内一体化,全市域均衡发展就会是一句空话。

网民谢凯建议:厦门地铁1号线应结合中山路改造,要方便岛外群众到中山路等商业区,其他环岛、环湾线路没有缓解主干道交通压力。建议地铁修改草案要更广泛征求意见。

赵局长回复:目前的方案只是“骨干”。新的线网调整后,一定会征求大家的意见。

网民刘建议:有关传闻地铁一号线不经过杏北事项,BRT已经不从杏北过了,现在杏林出行的交通工具只有公交车,拥挤不堪,而且现在地铁又不经过杏北,都从无人区过,BRT是如此,地铁又是如此,请问官方,修建地铁的意义何在?既然修了依然无法方便民众出行又何必动用如此大的财力和物力去修建呢?

赵局长回复:两条地铁沿线,都有规划人口——有的是现状,有的是远景。不存在“无人区”。未来的居民也是居民。地铁站点调整,很大原因是因为征地拆迁成本和时间的上升。作为厦门第一条地铁,要尽量减少扰民,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取得经验。有些地区因此无法获益,还望大家理解。毕竟,任何轨道系统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人。至于目前的居民区,下一步会尽量考虑支线等。届时会征求大家意见。

厦门地铁2号线海沧进岛绕高崎 并非脑残规划
轨道点到点的线路 其实远不如枢纽式的布局

网民胡振国建议:8月13日看了2号线地铁规划,我们认为规划非常不合理,可以说是脑残设计。之前2号线的规划方案挺好的,地铁本来就是要方便市民的出行,岛内其实就是还差一条东西地铁,如果从海沧规划到前埔观音山,软件园,就很完美了,这样东西、南北都有地铁而且有环岛路线。现在的2号线规划,简直就是脑残。到海沧进岛还要到高琦绕一圈,一点也不方便、快捷。到时大家还得开车上班,还得一样堵,市民享受不到地铁带来的方便快捷。追踪2号线件成为厦门市的一大败笔、会造海沧人民的辱骂。

赵局长回复:目前规划的只是骨干网。原来的轨道线是否调整,要下一步纤维规划时通过论证决定。不过2号线并非是脑残的规划,“海沧进岛还要到高琦绕一圈”,未必“一点也不方便、快捷”。在轨道规划里,点到点的线路,其实远不如枢纽式的布局。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化的结构来说明。右边的图,是点对点的路网。左边是“脑残”枢纽模式。看上点对点模式距离最短没有换乘,这意味着时间比较节省,但1)轨道长度增加一倍多,这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和票价;2)每条线上的发车频率只有枢纽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等候的时间要长三倍。如果等候的时间足够短,就足以抵偿点到点距离的增加。因此,枢纽换乘模式并不想很多人认为那样“脑残”。

网民软件园建议:不知道规划局是从那个角度考虑为什么二号线不走软件园、观音山商务中心、两岸金融中心的。将来那里肯定是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地方,现在每天上下班已经都是人挤人。此外,支持岛外2号线走高崎,海沧人就别进来捣乱了 。

赵局长回复:这条线没有取消。目前美丽厦门战略争征求意见。所提骨干网还没有决定。等到骨干网稳定下来,我们会马上研究你所建议的其它辅助线网。

厦门地铁有一条支线经过同安
4号线是观光型地面轻轨 方便市民游客出行、旅游

网民李萍萍建议:同安!同安! 不要遗忘同安人民! 岛外才是大厦门发展的真正空间区。强烈建议:延长环城3号线到同安老城区或者延长1号线到同安老城区!
赵局长回复:同安一定会有一条支线。放心。

网民segs建议:环绕厦门本岛,这条(四号线)没必要建,浪费资源,有环岛路,坐环岛公交车,还可以观光风景。

赵局长回复:这不矛盾。环岛线不是地铁,而是观光型的地面轻轨。如果运量够大,会比环岛公交更舒适、更节省。这要看下一步论证。毕竟,观光客是给厦门带来财富的。服务好游客不仅不是“浪费”,反而是拓宽厦门的财源,本地居民也可以顺便分享相关设施带来的便利。

网民紫菱建议:请问下局座:厦门市建地铁的目地是什么?是为了解决厦门日益拥挤的交通,减轻交通的压力,让更多的人坐上便捷的交通,方便市民出行?还是只是为了给外地游客来厦门,观看厦门而已?或只是一个纯粹的摆设而已? 在目前的方案中,除了1号线能解决百姓出行的问题,提供方便以外,2号与3号线纯粹是摆设,既不能让住海沧的居民提供到市中心的方便,也不方便厦门岛内的居民出行。4号线纯粹只是为了游客而建。请问,这样对减轻厦门的交通拥挤有作用吗?海沧居民要从海沧到厦门湖滨南,会选择从海沧城区从公交车到海沧地铁口坐地铁到高崎,再从高崎坐地铁到火车站再坐公交到目的地?这样费钱费时间,还不如直接坐公交从海沧到湖滨南更多。 如果大家都不选择坐地铁,则花了高价格建的地铁,因为少人坐,以致入不缚出,那岂不是要提高票价以便收支平衡。可是提高票价后,更多的人出行选择坐公交车,那地铁的收入更少,票价更高,岂不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希望政府方便多多考虑百姓的出行提供方便,解决交通的拥挤问题,才是长远健康的发展。希望政府多多听取百姓的心声

赵局长回复:关于四号线,其设计的目的并不纯粹为了游客。首先,如果将游客与市民出行分流,无疑会减轻常规交通的压力。其次,游客的出行特征与赶时的常规公交不同,因此,用较便宜的观光地面有轨可以有效疏散游客;第三,普通居民一样可借用旅游轻轨在岛内出行、旅游。这在国外城市很常见。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厦门四条地铁初步方案确定,部分市民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