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观点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15 08:20:25
作为设计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非常优秀的方案却未能被对方采纳,而对方却选择了一个不如自己的方案设计,造成了很大的遗憾。这原因往往就是出在我们汇报方案的环节上。做方案设计的汇报,就像是推销员向消费者做商品的销售,去新公司面试一样,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它需要一定的技巧。
简单地交流一下这几年我们设计师在做方案汇报时的经验得失吧!
1.汇报人员的仪表精神:
着装的问题就不用说了,我们汇报方案时,虽说不穿正装,但也是穿戴整齐,尽量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精神面貌是关键,不敢保证充足休息时间的人,最好不要做汇报。有一次在参与一个政府举办的方案汇报会时,有一个甲方代表,由于前...
阅读(530)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15 08:18:22
今天发一则关于德国的文章,德国世界杯夺冠后,大家对德国人的严谨、理性,注重细节大加赞赏,这篇文章从“慢生活”的角度,展示了德国的另一面。
因公去过德国三次。若问起我对德国的深刻印象,不是“罗曼蒂克大道”、“童话大道”,也不是风华绝世的国际大都会、神秘的阿尔卑斯林区和无所不在的啤酒,而是德国人刻意追求的那种“慢生活”!
在我的印象中,德国人以认真实干、不屈不挠为民族精神。但在德国小住期间,却发现:这个国度正越来越被“慢生活”的理念所覆盖!
德国人的“慢生活”方式,首先体现在“行”上。德国的很多公路旁边都设有路标,上面写的不是诸如“前方是事故多发区,请注意”之类的警示语,...
阅读(435)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15 01:13:00
近日看到文章讲2020年南京城人口总量将控制在950万,尤其文中提到了“放弃了此前做千万级大都市的目标”。严控人口规模,作为规划重点公布出来,表达了决策者对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一种反思,看来城市要逐渐从大规模的扩张,转到精细化的增长,甚至未来进行减量规划了。
可是文中提到的放弃了做“千万”城市的目标,按照规划,如果2020年末950万人口,那距离千万人还差50万人,这些人需要多久呢,如果发展速度增长迅速,是否很快又达到了千万级的人口规模了,那这个950万的所谓“严控”,反而变成了在规划期末向这个目标的冲刺。
从这短短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决策者对于人口规模的过高预期已经感受...
阅读(641)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14 07:42:22
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不在于下面的内容,而在于翻译这件事,翻译是很难的,但国外的文章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因此翻译这事又是必须的,不用担心英语水平,点击查看原文也试试翻译起来吧。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具有高度活跃的想象力,他提出了广亩城市的概念,但这种想象是错误的。原文标题为“What Broadacre City Can Teach Us“。
Samuel Medina 近期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回顾了赖特的城市与他的思想,密集vs扩散,尤其是扩散的概念。其后他引出了一个话题:广亩城市思想的价值在哪里。即使赖特的思想是错误的,他是否留下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306)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13 11:22:04
会员投稿:今天读了一篇短文,来自《T+城市》杂志第一期创刊号,杨保军老师撰写的“城市规划的前世今生”。
开读,杨老师从一副对联说开去,这幅对联是某规划局的对联:“端持规矩,慎画方圆”,这种规划局挂对联倒是少见,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城市的规划局,但感觉能够用此对联进行自身的定位与自我的监督,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规划局内部管理所缺少的,对业内、对业外树立一种规划师群体的普遍的价值认同。
杨老师以对联为题,重点强调了规矩、方圆对规划行业的重要性,认为这种思想溯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伏羲女娲。因为伏羲和女娲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同时从学者的研究中看出,他们的形象中,手中分别拿着准绳和规矩,这...
阅读(581)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10 21:29:16
提要:东京都市圈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圈,其次是孟买。今后中国的城市化将日趋加快,有可能出现多个与东京圈相匹敌的大城市圈,如何解决大城市群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意义重大。
雅典的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是谁?是人,是人类。城市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呢?
记者最近读到与哥特曼《大城市群》同年出版的美国女记者简·雅各布斯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对我们的习以为常的城市生活多了更深的理解。未来大城市群的日子好过吗?且看中日专家各抒自见。
东京大学教授大西隆在《大城市群与可持续型发展》报告中指出,东京作为世界最大的城市伴随着铁路网的发展,正向“人的手...
阅读(669)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10 03:53:17
一般来说,大都市与其他地方相比,会更加拥挤,污染更严重,生活压力也更大。但是它却是聪明人的梦想居住地。(本文是一个测试)
一个关于美国人口迁移模式的研究表明,拥有更高智商水平的人更倾向于在迁入或迁出城市。而在这群人中,那些原本居住在农村,后来迁入城市的人智商水平最高。上述的研究结果将会发表在今年九月或十月的Intelligence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心理学家Markus Jokela主持,从1979年起,研究人员追踪了11500名年龄介于15到23岁的美国人。经过长达16年的追逐,Jokela发现,与其他人群相比,那些原本居住在农村后来搬到城市的人们拥有更...
阅读(729)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09 13:40:26
生态农业的提法现在非常流行,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特别是近些年来,以农业作为景观微城市“穿衣戴帽”的做法越来越普遍,让人不免在食品安全和城乡规划等多维度下产生一定的质疑和焦虑。
笔者认为,从规划的意义上说,城乡统筹是功能上的互补、协同发展,而不是空间上的交换,在农村建城市或把农业引进城市的做法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可行的。一方面我们更应该通过立法来保障农业用地及其周边环境,限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工业排放、确保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城市、农业、景观之间的协调共生,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应该成为当今民生工程的重要关注点,绝非小事一桩。
要食品安全还是要景观
首先,城乡...
阅读(372)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08 10:03:13
7月5日-6日,林毅夫、张维迎、黄有光等国内外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及几十位教授学者齐聚上海,纪念经济学家杨小凯逝世十周年,探讨经济学专业领域的市场、产业与分工,同时分析中国改革历程与经济前景。讨论会上,林毅夫、张维迎再掀论战。林毅夫认为中国过去35年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说明政府做的大部分是正确的;而张维迎则表示对此越来越悲观,他认为现在还很难判断经济改革成功与否,我们随时可能倒退,甚至可能摧毁原来取得的成就。张维迎还在与林毅夫激辩“政府要不要干预市场”时称,市场实际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保障,只有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即自由、人权、财产权,市场经济才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林毅夫张维迎再掀...
阅读(457)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7-02 10:46:59
多伦多市长竞选正在进行中,而平面设计师詹森·洛根也在努力为自己的竞选拉票,就是成为城市的创意总监。在他的概念里,城市是需要有人专门负责整体的创意,注入设计思想的。
他接受了加拿大AZURE杂志的专访,提出了他在城市建设之中注入设计思想的一些看法。
以下是他所展示的5个城市需要创意总监的原因,分别是:
1、市长在城市管理中对城市的塑造花费的时间不够
2、好的设计思维能够把市民和城市链接起来
3、优先注重设计的城市能够成为创新的枢纽
4、创意总监能够更好的讲述城市的故事
5、创意总监能够带领不同的团队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洛根在采访中谈论了他的...
阅读(621)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6-20 23:38:37
“如果把城镇化比作火车头,那么城乡规划就是轨道,实践健康城镇化,关键在于发挥城市规划的轨道作用。只有轨道修得精密、合理,才能保证城镇化朝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只有以人为本、穿透历史才有好规划!”
6月3日,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土木工程分会上,仇保兴应邀发言,这也是他于6月5日正式卸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前的最后一次公开讲话。会后,仇保兴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就城镇化发展规划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小城镇是大城市不可缺少的“拦水坝”,新型城镇化要坚守五类底线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庞大复杂,涉及面广,因素众多。仇保兴认为,对城镇化做规划要坚守五类底线,其中,...
阅读(631)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6-18 01:30:12
自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开通以后,地铁生活就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到全球。目前,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个现代化大都市建有地铁,与亿万人群的生活息息相关。值得关注的是,地铁除了给城市交通带来快捷、舒适、便利外,也在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可以说,地铁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缩影,直接关系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
地铁文化积淀着城市文化的精髓。一条地铁从孕育之始,就在把城市文化基因植入自己的血脉。从地铁线路的选择到地铁站点的设置;从站台环境的设计,到地下隧道的布置;从地铁日常管理,到地铁服务水平,种种细节都积淀着城市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乃至特定的文化心...
阅读(755)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6-17 07:56:22
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生态城市”就是种树、铺草、造水、建景观大道;有的认为应借鉴国外先进案例,只有花大价钱才能建“生态城市”;有的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依照这些观点,生态城市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就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处处水景”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然而,城市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复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城市”。也就是说,“生态城市”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整体最优的城市;应当在空间上实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时间上实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效益统一。
...
阅读(445)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6-16 09:21:42
近日,国家高层拒绝了众多地方关于自贸区的申请,称自贸区盲目扩围既徒劳无功又存在巨大风险。最多时竟然有27个省区申请自贸区,各个省市对于“国家级战略”的羡慕与争夺已愈演愈烈。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自贸区叫停是“国家级战略”在中央层面的悬崖勒马。要警惕“国家级战略”泛滥成灾。
批量“国家级战略”最多的,无疑是城镇化战略,在国家城镇化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格局,规划了32个城市群。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陆所有省市。自2008年以来,中国先后将数十个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几乎都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大跃进式的区域规划,将对中国未来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上世...
阅读(354)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6-12 10:17:05
认识复杂中国,需要良好方法。麦肯锡城市群(ClusterMap)方法,不再按照简单的城市层级和地理区域来划分中国城市,而将800多个中国城市划分为22个城市群。这种划分,更凸显了消费者偏好、人口特征、产业构成、政府政策等因素在城市间的区别,而不仅仅是考量区域位置,因此,对投资、销售、管理更具指导意义。如今,这项题为“一个国家,多个市场 ——用麦肯锡城市群方法瞄准中国消费者”的城市群研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作认识中国市场的经典方法。——智谷趋势
麦肯锡城市群方法专注于城市间的差异
用麦肯锡城市群(ClusterMap)方法,去区别对待中国的不同城市,将800多个中国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城...
阅读(398)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6-07 11:17:45
帽儿胡同、菊儿胡同、百花深处、烟袋斜街、国子监街、钱市胡同、冰窖口胡同、东水井胡同、竹竿胡同、毛家湾胡同、五道营胡同、方家胡同、豆瓣胡同、宝钞胡同……看到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您对北京传统老街巷是不是有一种发自心里的向往。
北京的胡同绝不只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儿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这里的趣闻掌故、时代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
阅读(706)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6-04 00:41:10
不想让作品成为永恒的建筑师不是好建筑师?曾经在建筑设计行业流行多年的观念已经变得陈腐,做有趣好玩的临时建筑,也是建筑师的人生乐事。至少,建筑设计双人组合Carmody Groarke是这么认为的。那么,英国建筑师安德鲁·格罗尔克(Andrew Groarke)和澳大利亚建筑师凯文·卡莫迪(Kevin Carmody)的组合,做过的建筑究竟有多么“临时”?“我们最短命的作品是2010年的‘天空走廊’(Skywalk),就在大英博物馆的背后,完成搭建后72小时便被拆除。”在文筑国际举办的“大师之旅”演讲会第九场间隙,安德鲁和凯文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
“科学实验”
事实...
阅读(555)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6-04 00:18:23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是城市群。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中国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其命脉系于城市群。准确把握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脉搏,引导其朝理想和可持续的目标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形态更加明显,城市群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群的规划和建设急剧升温,城市群总数已超过30个,预计未来5...
阅读(317)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5-30 14:07:48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
阅读(463)
赞 (0)
规划头条君 发布于 2014-05-28 09:59:37
什么是好设计?这个问题大概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不过作为一门学问,有心人会将它归纳起来,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由一位有心的设计师总结而成的,聊聊他对好设计的14个维度分析,童鞋们可以学习一下呦。
久经沙场的设计师会发现,设计与心理学息息相关,比如:
1. 品味和能力
一个设计者最需要的就是好的品味(Taste)。当我们说一个人品味好的时候,常是指这个人的”审美”好,或者这个人善于发现”美”。但是一个人有好的品味,往往不是因为他善于发现“美”,而是因为他善于识别“丑”。当一个人识别出丑陋的事物,并且对这种丑无法忍受的时候,他自然就会选择那些美的东...
阅读(567)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