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文关键词推荐标签
边界 国家 保护 开发 数据 林业 技术 管理 系统 西安 空间 导则 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 国土空间 活动 行政 区域 战略 生态系统 生态 学习 国土空 方案 廊道 政策 三调 生态廊道 自然资源

📝 规划笔记——推荐一则来自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网站的文章,摘录如下:

西安局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在科学衔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后形成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阶段性成果。

政府主导,协调安排。市级、区县两级均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为实施责任主体的领导小组,成立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建立联动工作机制,8个市级技术指导小组驻扎各区县进行政策宣讲、答疑解惑、技术指导和学习培训。

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导则。印发《西安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和《西安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以历史现状为导向,建立正面保留清单,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允许存在的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以科学评估为导向,做到应划尽划,以生态系统功能极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域及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为基础,合理补划,增加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依法依规扣除,着力解决矛盾冲突,根据实际,设定矛盾冲突调出与保留标准,以保留、调出、逐步退出三种方式处理矛盾冲突;内业研判结合外业踏勘,确保边界一致,结合自然地物边界、三调成果边界、自然保护区边界,对生态红线边界不合理部分重新勾绘、纠偏;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合理处理碎小图斑,设定了可删除图斑阈值,便于勘界定标和管理。自然资源部门和林业部门协同推进工作,对重要问题确保意见一致,确保两项成果顺畅衔接。

通过对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基础数据、边界一致性、应划尽划和矛盾冲突等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及秦岭生态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充分衔接西安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成果,将全市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极脆弱区域,以及其它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潜在重要生态价值及有必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区域调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经科学评估及调整后,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总体保持“一屏一带”(秦岭山地生态屏障和渭河流域生态带)整体格局,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廊道连通性均有所提升。


Upnews博客文章,摘录自: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网站网站,原文链接为:http://www.mnr.gov.cn/dt/dfdt/202009/t20200929_2563128.html。
本站作为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博客网站,仅记录与自然资源与规划行业相关信息,方便大家查询阅读
文章来自: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END
本站无留言讨论功能。交流讨论,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知识星球”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
城市规划学社
每日分享,每周专题
专题PPT,交流社群
城市数据学社
数据新闻,数据申请
数据教程,交流社群
规划管理交流
规划管理,经验交流
仅限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加入
小编工具:无版权免费可商用图片搜索 规划行业搜索聚合
规划搜索
规划云-规划行业搜索
规划搜索,规划知识图谱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13132097@qq.com:规划头条 » 西安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